• 0

天空舞者.栗喉蜂虎 生態&棲息地介紹|金門秘境景點

天空舞者.栗喉蜂虎 生態&棲息地介紹|金門秘境景點

Blue-tailed bee-eater-栗喉蜂虎 (2)

栗喉蜂虎是金門的天空舞者,渾身繽紛多彩的羽毛讓許多愛鳥人士前往金門一睹風采,近幾年牠的繁殖地更成為新興秘境景點之一~

 

栗喉蜂虎是夏候鳥,全台灣只有金門的夏季可以觀賞到牠們築巢、捕食的真實樣貌,整體分布於印度、新幾内亞、印尼、菲律賓、斯里蘭卡、中國大陸東南與西部等地,金門、華南至泰國、印度為夏天繁殖的區域。

 

今天能夠在金門參觀到栗喉蜂虎的愛之巢,得歸功於金管處十幾年來的保育,從一開始的生態調查、環境整體規劃、喉蜂虎營繁殖研究、棲地復育,費了極大的心力。

 

現在,每年有約三千隻數量的蜂虎候鳥來金門!

 

一起來了解有夏日精靈美譽的栗喉蜂虎吧~

臺北市立動物園人工代育栗喉蜂虎幼鳥

以下資訊來自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

栗喉蜂虎 – 外型特色

成鳥

擁有兩根特別細長的中央尾羽,體羽艷麗,虹膜為紅色,身體狀況較佳的雄鳥會有顏色更深的栗色喉部與較鮮綠的體羽,雌鳥則是會有更亮眼的黃色喉部與藍色尾上覆羽。

飛行時可觀察到雙翅的飛羽末端為黑色存,翼下覆羽橘黃。尾羽藍色兩根,中央尾羽較長,對蹠短且纖弱,趾爪細

亞成鳥(成年還沒性成熟)

沒有延長的中央尾羽,體羽色淡,喉部栗色淡,虹膜為褐色

栗喉蜂虎 – 繁殖基本資訊

・為一夫一妻
・蛋乳白色,每巢約3-6顆
・孵卵期長,約25天
・雛鳥從破殼到離開巢洞約需25-30天

年幼的蜂虎需要時間學習捕食技巧,因而在離巣後,親鳥仍會持續餵食,並誘導幼鳥練習覓食。待九月上旬東北季風吹起,蜂虎才陸陸續續分批乘風南遷

栗喉蜂虎 – 需要穩定的繁殖地

栗喉蜂虎對繁殖地具有年復一年、舊地重返的忠實性。但若坡面植物與舊洞太多導致無法再使用,或前一年在此地繁殖失敗,則會傾向去尋找新的繁殖地。

 

由於金門地景地貌變化快速,栗喉蜂虎營巢棲地日漸減少。2003年金門國家公園開始在適當的地區營造與管理,提供蜂虎穩定的繁殖與覓食區域,以達到保育栗喉蜂虎生殖族群的目的,透過持續的棲地維護,青年農莊、慈湖三角堡等地,每年均有穩定的族群在此繁衍

 

在青年農莊、田埔等地,透過除草、削平坡面、夯實土壤、覆蓋舊洞等等方式營造乾淨平整的生殖棲地環境供栗喉蜂虎使用。

 

在慈湖三角堡挖掘大型坑洞 ,以增加栗喉蜂虎的營巢空間,同時配合慈湖三角堡的戰役景觀,營造戰役與生態兼具之環境教育場所。

栗喉蜂虎 – 求偶餵食

覓食環境

在金門曾記錄一個坡面有多達250個栗喉蜂虎的巢洞,星羅排列的巢洞宛若棋盤,當地人稱之為「棋盤鳥」。當蛇類等天敵接近巢區時,栗喉蜂虎會鳴叫警示同伴,群起以俯沖攻擊頭部的方式驅繁殖季初期,挖掘巢洞後,雄鳥會密集捕捉昆蟲,餵予雌鳥,而獲得多次的交配機會,隨即開始產卵,交配行為會持續至孵卵期。雄鳥的餵食行為不但可向雌鳥展現牠卓越的捕食能力,也可讓雌鳥在產卵時間獲得充分的營養補充。

栗喉蜂虎 – 繁殖地、覓食地

繁殖地

栗喉蜂虎偏好擁有開闊的多樣性地景、豐富的昆蟲資源以及鄰近水域的生殖棲地環境,如海濱沙丘、砂質崖壁、池塘邊坡、田埂、採砂場砂堆、道路邊坡⋯等。
通常在沒有植物覆蓋且前方空曠的坡面上挖洞,一方面避免蛇類順著植物爬入洞中:另一方面則是可以有較佳的視野偵測入侵天敵。

巢洞内溫濕度穩定,可避免氣候變化影響卵或雛鳥,也能躲避大型哺乳類及鳥類等天敵入侵。

覓食環境

慣常的覓食區為農田、草生地與溪流池塘等有水域的環境,常停棲於開闊地的突出枝條上找尋空中的昆蟲。

在繁殖季開始後,大多集中在巢位附近的區域覓食,推測應與方便照顧雛鳥有關。

蜂虎的集合住宅Blue-tailed bee-eater-栗喉蜂虎

攝影:廖東坤

栗喉蜂虎 – 照顧的幫手與潛在危機

部分蜂虎的巢邊會有「幫手」出現,這些幫手藉由協助親鳥餵食幼鳥,可學習到育雛經驗,同時可減輕親鳥負擔。這些幫手主要為雄鳥,與親鳥並不一定有直接的親屬關係。

托卵寄生
在群聚繁殖中,偶有投機份子將蛋產在牠巢中,讓牠鳥來幫忙孵卵與養育后代,這種現象稱為托卵寄生。巣洞主人發現托卵寄生的蛋時,蛋可能被踢出巢洞

與栗喉蜂虎友善相守守則

不打擾:觀察蜂虎繁殖區時,請安靜地保持著適當的安全距離

不驚動:拍攝蜂虎繁殖時,請探用僞裝,並降低干擾程度


 – 文獻來源: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– 

標籤:, ,

Post Discussion

成為第一個評論 “天空舞者.栗喉蜂虎 生態&棲息地介紹|金門秘境景點”